如今,我们时常可以在智能制造的相关文章上看到“IOT”的字样,那么,什么是“IOT”?它又有何作用呢?今天,就让我一起走进工厂智能平台“IOT”吧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995年,物联网的概念出现。在比尔盖茨的《未来之路》中,便已经提及了物联网的概念,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、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,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。
1998年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“物联网”的构想。
1999年,美国Auto-ID首先提出“物联网”的概念,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。
2005年,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(WSIS)上,国际电信联盟(ITU)发布了《ITU互联网报告2005:物联网》,正式提出了“物联网”的概念。
2021年,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(2021)》,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.7万亿元,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3031亿元。9月,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《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明确到2023年底,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,社会现代化治理、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。
物联网(IoT ,Internet of things)即“万物相连的互联网”,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,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,实现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,人、机、物的互联互通。
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IT行业又叫:泛互联,意指物物相连,万物万联。由此,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”。
这有两层意思:
第一,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,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;
第二,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。
因此,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,按约定的协议,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,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
1.获取信息的功能
主要是信息的感知、识别,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;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。
2.传送信息的功能
主要是信息发送、传输、接收等环节,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(或空间)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,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。
3.处理信息的功能
是指信息的加工过程,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,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。
4.施效信息的功能
指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,有很多的表现形式,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,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。
随着智能制造的概念不断的深入,IOT与工厂、车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。以5G为代表的CT技术和云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IT技术的不断发展,原来受制于技术不得不放弃的工业现场数据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,海量数据的采集、存储、分析、应用、价值挖掘成为可能,同样成为当前智能制造的热点及难点。
以MES为代表的工厂智能制造软件内部,便集成了IOT模块和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。利用MES系统,实时的满足工厂的数据采集、存储、整理与汇总,,打通和目前市场主流的第三方硬件的连接,解决多种工业协议采集及海量数据存储难题,为客户构建数字化工厂奠定基础,实现工厂数据的增量价值的释放!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南极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